top of page

一篇文章看懂:年輕人應該買儲蓄險嗎?誰適合買儲蓄險?

ree

作者:林品鋆CFP

 

沒基本保障,就先急著買儲蓄險

28年前,我離開學生時半工半讀的生涯,進入全職職場後,我立刻請正在保險公司任職的學姐幫我規劃保險,只記得當時學姐問我一句話:「妳想不想利用保險存一桶金!」


當下想到可以存一桶金就開心的說好,也沒有想自己能力夠不夠?是不是應該先規畫基本的醫療意外險保單!?


馬上簽約買了一張月繳超過6000元的保單!想當然爾,當時任職飯店企劃月薪不過23000元的我,才5個月就付不出來了!然後保單開始墊繳,停效然後失效!然後,錢就不見了!


離開企劃職務轉職保險業後,了解風險規避的重要性後我立刻幫自己規劃了醫療險、意外險、收入中斷保險,後來收入穩定又陸續加買了重大疾病險、癌症險、儲蓄險!


後來,我的儲蓄險從三年領一次到滿期後的年年領,這些錢變成了我給自己的生日禮物!讓我拿來出國旅遊或是買我想要的東西。現在,我很感謝28年前的自己送給自己的禮物。

 


什麼是儲蓄險呢?又有哪些種類?

其實儲蓄險,就是用來規避風險的保險又結合了存錢的功能,所以保費一定會比同保額不含儲蓄功能的保單貴!


  • 傳統型儲蓄險有:單筆給付的滿期型儲蓄險和固定周期給付的還本型儲蓄險!

  • 投資型保單,因為具有連結投資功能和高保障的定期險,也是常常被拿來運用的產品!

 


儲蓄險的優缺點有哪些?

  • 優點:可以強迫儲蓄,鎖住利率,又有一點保險的風險保障!

  • 缺點:繳費沒有彈性,相較於其他金融商品報酬收益低,風險規避效果低!

 


保障型保險跟儲蓄型保險差在哪?

  • 保障型保險:重點在「保障」,所以保費較低、保障較高,它屬於風險轉移工具,無法與其他金融商品比較,也不能被取代。

  • 儲蓄型保險:以「儲蓄」為核心,保費較高、保障較低。它能鎖定固定利率、讓資金穩定增值,但相較於投資商品,報酬率通常較低。

ree

 


誰適合買儲蓄險呢?

  • 月光族

  • 有財務目標的人

  • 不懂投資、沒有空研究投資理財的人

  • 沒有錢想開始存錢的人

 

 

該怎麼挑儲蓄險比較好ˋ?

首先先檢視自己的財務規劃和財務目標,想要用多久的時間,幫自己存到多少錢呢?或是,我一個月可以擠多少錢出來存?我能不能接受匯兌或投資風險?


譬如,10年存一百萬,那就是一年存10萬,等於一個月要存8333元。可是我只能一個月存6000元,目標不變下就要搭配附加投資功能的產品,又和傳統的儲蓄保險不一樣了!


如果只是想把年終獎金或是非固定收入的一大筆錢存下來,那就適合做只繳費一次的躉繳儲蓄險產品!


如果只是想存錢,但是每個月金額不一定。那就可以用每個月定時定額+不定期增額保費的投資型保單!

 

 

趁年輕規劃儲蓄險,成為送給未來自己

該不該在年輕的時候就買儲蓄險呢?如果沒有儲蓄習慣的人,這的確是一個好方法,但是一定先要把自己的風險規避做好了;基本的保險充足了之後再來做儲蓄的動作是比較理想的做法!


就像我自己,第一張錯誤的規劃讓我的辛苦錢變成打水漂,可是後來我為自己規劃的產品,一樣月繳6000元,卻可以享有高額醫療保障和終身還本的收入!


趁著年輕,及早規劃並享受較低費率的優勢,才不會愧對正年輕的你。

替未來的自己準備一份生日禮物吧!

---


【作者】林品鋆CFP

│證書:CFP ®台灣國際認證高級理財規劃顧問,RFA 退休理財規劃顧問暨信託、產壽保險、年金、外幣及投資等全方位金融專業證照,丙級健康體重管理師。

│專長:風險規避、信託規劃、稅務計劃、理財退休、資產保全與傳承計劃。

│學歷:逢甲大學金融所風保組

│經歷:產壽險公司從業29年

│Email聯繫:林品鋆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