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雙薪父母著手理財前,不可不知的規劃步驟!


ree

作者:張家豪 Gorden

 

有句常話說:「人不理財,財不理你。」


也有人說:「你越理財,財越遠離你。」


在這「薪水低、利率低、生育低」的3低世代,養兒防老似乎已不再是傳統期待的觀念了,取而代之的是「如何理好財」照顧自己下半生,似乎是變成社會文化的顯學。但,既然這麼重要的人生課題,人生大上大半部的學校教育沒教,我們該怎麼開始呢?

 

我從事財務顧問工作多年來,最常被親朋好友問的是:「小張,你那邊有沒有推薦買甚麼會比較容易賺錢的?」

 

個人覺得滿有趣的,我大部分會說:「我不知道,因為我不確定別人能賺錢的工具是不適合你」;如同久病去看醫生,還沒經過診斷或檢查,就直接向醫生要特效藥一樣;小張畢竟只是一個受過訓練的財務顧問,很難直接推薦一個能解決所有人問題的理財工具。

 

那麼,那麼辛苦工作的父母們該怎麼開始找到適合自己的理財方式或工具呢?


小張簡單歸納出4個循環步驟,可以協助大家怎麼開始動手DIY自己理財!

 

ree

1.設定目標

很多人都說理財是希望未來可以過到理想的生活,但「理想」是個形容詞,每個人心中多半有不同解釋;如同小張常跟家人討論「理想」的週末生活,有的人期待上山下海,小張多半只想躺平;家人甚至夫妻間常常都覺的彼此為家庭付出是為了家庭過得更好,那麼的話,坐下來好好溝通一下甚麼是彼此「理想」生活的最大公因素那就尤其的重要了。


例如,小孩未來教育要私立還是公立甚至留學,有沒想買房?地點該在哪?多大?幾年內期待達成?等等許多尚未發生,但對未來期待發生的人生財務目標。這除了有助於更有效找出理財的目的。以外,也能協助重新共識一下夫妻及家庭間彼此在乎的人生價值觀喔!

 

 

 

2.盤點現況

俗話說:「尋找另一半,不能只看對方的長相。」「也要看看自己的長相?!」


以上只是玩笑話,但其實也是一個滿好梳理自己理想跟現況差距的好寫照,究竟我們追求的是「理想」還是「夢想」。

 

盤點現況最好的方法,小張我依舊覺得是:「編列好自己的財務報表。」

 

如同你應該很難敢投資一間沒有財報的公司一般;如果投資一間公司的財務報表對它跟你的未來如此重要,那麼,家庭是自己必須持有一輩子的公司的概念,相信它的財務狀況絕對不亞於你想投資的上市櫃公司吧?

 

 

3.定期檢視:檢視現有資產/建立財務報表

家庭的財務報表不用編列的那麼麻煩,收支表及資產負債表就好,收支表建議基本以食、衣、住、行、育、樂、儲蓄、稅金規費等等分類就好。


透過抓捕自己的資產報表更梳理釐清自己花錢方式,並抓出自己可為未來目標存下的錢。可以參考小張我做的線上GOOGLE表單「家庭資產三表」,免費提供大家下載。

 

 

4.選定方法:尋找適合方式與工具

工具簡介:舉例:個股、債券、基金、ETF、不動產等等 平均大略報酬與優劣。


專業觀點:人生理財規劃時間軸會各時間需要用錢,但市場隨時瞬息萬變,故建議7-8成以上配置於整體市場基金、ETF,甚至資產配置於股債。


短期目標將至的預算建議債>股,長期有時間的目標建議可睡得著範圍多配置股票型基金


 

家庭共識+清楚規劃=踏實理財

如同居家設計一般,通常會先思考整體氛圍跟家庭尺寸再去找家具,而不會本末倒置的買許多完全風格迥異或尺寸不符的家具變成家庭的負擔;但一般人在理財卻常常沒想過,而買了不適合自家的商品導致血本無歸。


透過家庭會議中,花點時間好好與另一半探討彼此重要的目標,再釐清自家可調整的預算,以終為始得好好為每一分存下的錢放得其所,並為自己所用才會讓自己的財越理越輕鬆、越走越踏實。


當然也可以透過管道找到CFP認證合格並適合自己的理財顧問隨時諮詢與協助

---


【作者】張家豪 Gorden

│現職: 公勝財富管理顧問 資深顧問

│證書:CFP國際認證高級理財規劃顧問、信託證照、人身保險證照、產險證照

│專長:家庭與個人理財規劃、信託規劃、財富傳承規劃、資產保全規劃、退休規劃、保險規劃等

│經歷:獨立財務顧問5年、保險業14年

│LINE聯繫-張家豪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