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超商自由、餐廳自由?還是旅行自由?你的財富自由,在哪個等級?

ree

作者:郭孟鑫

 

如果今天不用上班,你能做什麼?

想像一下,有一天老闆突然宣布放你一週長假。你會選擇:

  • 在家煮泡麵省錢過日子?

  • 隨手走進超商,買想喝的飲料?

  • 邀朋友去高級餐廳慶祝?

  • 還是立刻打包行李,飛去度假?

這些選擇,其實代表了不同的財富等級。


財富的差異,不只是數字,而是「自由」的差異。在理財的道路上,每一階段都象徵著不同的心境轉變:從焦慮與限制,到穩定與掌控,再到餘裕與影響力。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五大層級,看看你目前在哪一段旅程吧。

 

 

第1級:生活入不敷出 — 沒有自由

  • 存款:不到 30 萬台幣

  • 生活:薪水一進帳就全數付掉房租、水電、信用卡,月底還得借錢或刷卡預支。朋友相約吃飯,第一反應是先看錢包還剩多少。這時候的焦慮並非因為懶惰,而是因為收入和開銷緊緊相連,沒有喘息空間。

  • 分析:根據主計總處(2024)統計,台灣每戶平均月支出約 7.7 萬元,但單身上班族平均支出約 3~4 萬元(含房租、餐飲、交通)。若沒有儲蓄,很容易陷入入不敷出的惡性循環。

  • 解法:目標是建立 3~6 個月的緊急預備金(約 10~20 萬元)。若收入偏低,可透過接案、兼職、技能課程提升收入潛力。

 

 

第2級:能夠在超商任意消費 — 超商自由

  • 存款:30 萬~300 萬台幣

  • 生活:走進全家或 7-11 時,可以隨手拿起想喝的咖啡、想吃的零食,不再糾結「要不要買」。月底雖然仍需注意預算,但心中多了一份輕鬆。這是從「生存」邁向「舒適」的重要階段。

  • 分析:此階段的日常花費大約每月 3 萬~5 萬元,一年約需 40 萬~60 萬元。若能存到 30 萬以上,就能應付生活所需並有餘裕享受小確幸。

  • 解法:建議設定「存錢自動化」,目標是存下至少 6~12 個月生活費(30~60 萬元),並開始投資例如:ETF、基金等...商品,養成理財習慣。

 


第3級:能夠自由選擇想吃的餐廳 — 餐廳自由

  • 存款:300 萬~1,000 萬台幣

  • 生活:週末想吃頓好料,不管是高級牛排館、日料還是韓式燒肉,都能放心走進去。聚餐時不再只挑最便宜的餐點,而是點自己真正想吃的。

  • 分析:在這個等級,餐廳消費每次可能落在 1,500~3,000 元,每月外食娛樂開銷約 3 萬元以上。若擁有 300 萬以上的資產,並能產生年報酬 6%(約 18 萬元),就能支應這部分花費。要達到這個階段,除了穩定工作收入外,必須長期投資並複利累積,例如:每月投資 2 萬元,報酬率 6%,10 年後就能累積 300 萬元。

  • 解法:採取「核心—衛星投資法」:80% 放在穩健型低資產,20% 投入成長型資產。同時建立第二收入來源,例如:租金、線上課程或數位產品銷售。此階段重點是「收入多元化」。

 


第4級:能夠隨時出去旅行 — 旅行自由

  • 存款:1,000 萬~1 億台幣

  • 生活:看到廉價航空促銷或臨時放假,都能說走就走。旅遊不再是一年一次的奢侈,而是生活的一部分。這層級的自由不僅是財務上的,更是時間與心態上的轉變——能安排自己的節奏,不再被薪水週期綁架。

  • 分析:根據 Expedia 旅遊支出報告,台灣人平均每次海外旅遊約花費 6~12 萬元。若每年旅遊 3 次,總花費約 30~40 萬元。若擁有 1,000 萬資產、年報酬 4%,每年可產生 40 萬元被動收入,足以支撐旅費與生活開銷。

 

解法比較多,我們另外看:

  • 建立多層現金流結構:以「3/3/3 原則」分配資金——3 成放在穩健資產,3 成放在現金流資產,3 成放在成長型資產。這樣能同時兼顧報酬與流動性。

  • 打造自動化收入:透過企業股權分紅、數位產品版稅、或內容創作收入(如線上課程、電子書),讓收入不依賴工作時間。

  • 年度現金流規劃:每年設定「生活預算」與「旅行預算」帳戶,利用高利活存或短期債券基金作為臨時資金池。這能讓支出不影響長期投資報酬。

  • 風險控管:每半年檢視投資組合的報酬與風險比(Sharpe Ratio),並透過「再平衡」維持配置。建議目標年化報酬 4~6%、波動度不超過 10%。

  • 心理自由的建立:旅行自由的關鍵不僅是金錢,而是敢於放手工作的自信。可提前設立緊急基金與被動收入來源,確保不因離職或休假產生焦慮。



第5級:能夠居住在任何地方 — 居住自由

  • 存款:1 億~10 億台幣

  • 生活:所謂「想住哪裡就住哪裡」,無論選擇租或買,都能輕鬆負擔,不受地點與生活成本限制。例如:半年可在巴黎租屋、下半年回台灣自住,並不影響整體財務穩定。真正的自由,是能根據人生階段與偏好靈活調整。

  • 分析:根據內政部實價登錄(2024)資料,台北市中心租金約每坪 3,000~5,000 元,若租 50 坪高級住宅,每月租金約 15~25 萬元,一年約 200~300 萬。若以 1 億台幣資產、年報酬 4% 計算,每年被動收入 400 萬元,足以負擔此類生活並保留餘裕。

 

解法有4個方式,說明如下:

  • 此階段重點從「資產累積」轉為「資產靈活運用」。可透過資產再平衡,確保現金流穩定。並可規劃退休後長期旅居。

  • 採用「租屋 + 投資」混合策略:將原本購屋資金投入收益性資產,以報酬支應租金,兼具靈活與報酬。

  • 利用跨國資產配置對沖通膨與地區風險。

  • 定期審視「財務自由率」:被動收入 ÷ 年支出 ≧ 1,維持完全自由狀態。

 

 

財富等級的等級

ree

 

你的年紀應該要有多少財富?

計算如下:你目前的年齡乘以你的家庭所有來源稅前總收入(不包括任何繼承的財富)除以 10

 

範例:

如果你 40 歲,你的家庭稅前年收入為 1,200,000 元:

40(年齡)x 1,200,000 元(收入)= 48,000,000 元

48,000,000 元 / 10 = 4,800,000 元

 

 

你想要的,是怎樣的財富自由?

財富的每一階,不只是數字,而是「生活選擇權」的不同。真正的財富,不只是累積金額,而是能帶來安全感與幸福感。不只是數字,而是「生活選擇權」的不同。


有人追求穩定,有人嚮往自由,也有人希望用財富創造改變。你不必追求成為第5級的好野人,但應該問自己: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樣的自由?


現在就行動吧!

設定一個明確的財務目標,建立投資計畫並記錄收支。哪怕只是第一步,也能讓未來的你離理想生活更近一點。

 

 ---

【作者】郭孟鑫

│認證:CFP、AFP理財規劃顧問

│專長服務:個人與家庭理財規劃、中小企業主財務規劃與諮詢、理財規劃和金融工具的分析評估

郭孟鑫網站


bottom of page